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央视《智造中国》聚焦乳业龙头

来源:中国乳业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9-27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细节满满,精准掌控护航奶粉“智”旅 此外,智能制造赋能也 大大 提升了生产效率。以飞鹤克东工厂为例,从鲜奶、各种原辅料,到成为一箱箱包装完备的奶粉,每一道生产流程都被

  细节满满,精准掌控护航奶粉“智”旅

  此外,智能制造赋能也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。以飞鹤克东工厂为例,从鲜奶、各种原辅料,到成为一箱箱包装完备的奶粉,每一道生产流程都被数字化,整个过程不超过2个小时。日夜奔忙的生产线一年产量能达到5万吨,而整个过程只由中央控制室的几名工作人员就可以完全把控。

  《智造中国》的镜头扫过飞鹤智能化的无菌车间,每一帧画面都在诠释工业4.0时代中国乳业的智能风采,讲述智能制造为食品生产行业带来的变化。

  数字化也让飞鹤的服务更加个化、有温度。飞鹤借助数字系统,通过星妈会等台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生养教服务。

  通过《智造中国》的镜头,可以看到飞鹤牧场中,每只牛都配有RFID电子耳标和芯片项圈。他们共同构成了奶牛的“电子身份识别系统”,为工作人员全方位地管控牛群状况提供参考。“电子耳标”相当于身份证,关联各种信息,方便查询和追溯,如父母信息、免疫时间等。而芯片项圈类似于人们的智能手环,可以监测健康数据,如检测采食量和活动量,为科学喂养提供可靠的分析材料。

  ?

  而在《智造中国》的镜头之外,飞鹤的数字化产业链、智能化生产线也将一如既往地守护中国宝宝健康成长,并引领中国乳业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。

  据了解,飞鹤早在2016年就开始系统地规划推进智能工厂建设。尤其是2018年以来,飞鹤持续实施“3+2+2”数字化战略,智能制造成为“3”大重要IT项目之一。

  随着全面数字化升级的推进,飞鹤牧场的数字化水持续上升,显著提高了原料奶的效率、产量和质量。在身份证、项圈芯片、产奶量、饲料配给各个系统之间的配合下,1万多头奶牛的管理只需要40多人。而优质牧场每头奶牛的单产已经达到了39公斤,比10年高出10多公斤。更重要的是,牛奶安全和品质远超中国标准,亦超过被视为国际生鲜乳最高标准的欧盟标准。据了解,飞鹤自有牧场的鲜奶标准乳脂、蛋白质含量分别在3.8%和3.4%以上,菌落指数指标小于5000cfu/ml,体细胞≤15万个/ml。

  智能系统对点滴环节的精准把控,不仅保障了奶粉质量安全,更是在最大程度保证了奶粉的新鲜与活。飞鹤在智能制造上的探索与实践,也为行业树立了标杆。

  在《智造中国》的镜头里,整个飞鹤工厂的生产车间看不到一滴奶、一粒奶粉,所有原料都在纵横交错的不锈钢管道和瓶瓶罐罐里。报道中提到,制造过程中,原料奶会与30多种婴幼儿所需的营养元素进行科学配比、混合,不同配方的配料种类和用量都不一样。这就需要非常精细的质量管控能力,以保证科学配方能够实现精准配比。对于以吨计算的奶粉量,飞鹤的原料校准系统能将误差控制在0.1克范围内。

  更重要的是,随着全面数字化升级的展开,飞鹤持续推进数字中台建设,打通数据壁垒,数字能力持续提升。正是有了数据中台的支持,智能工厂的4大系统才能顺利进行互相衔接和自主交互,实现对整个生产流程的密切监控。这样当某一工艺参数出现了规律波动时,数据中台就可以敏锐地发现,并及时反馈给生产线,指导生产分析波动原因。整体来说,智能制造让飞鹤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,对质量的控制更为精准。

  好牛才能产好奶,牧场是飞鹤全局数字化中的重要一环。2006年以来,飞鹤扎根北纬47°黄金奶源带,建设了农牧工三位一体的产业集群,包括10个自有牧场。飞鹤将数字化革新深入到牧场,实行规模化的数据养牛,保障奶源安全和品质。

  在供应链环节,飞鹤通过打造智慧供应链,通过追溯系统及时捕捉、准确预测市场需求,实现小批量、高速度的柔生产,不仅更精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,也稳定保证了奶粉的新鲜度——从灌装生产到装进宝宝的奶瓶,最快只需要28天。

  ?

  为工厂装上“大脑”,提质增效双管齐下

  从自动化、数字化再到智能化,飞鹤革新的每一步都向着“更新鲜的产品、更专业的服务、更精准的需求满足”迈进。对飞鹤为中国乳业带来的改变,

文章来源:《中国乳业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ry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927/559.html

上一篇:食品加工制造板块跌2.12% 天润乳业涨2.11%居首
下一篇:原生态牧业(01431)将向飞鹤乳业集团供应原料奶

中国乳业投稿 | 中国乳业编辑部| 中国乳业版面费 | 中国乳业论文发表 | 中国乳业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中国乳业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